2023年2月23日 星期四

漫遊藝術史》中世紀的製書產業──泥金裝飾手抄本的誕生

雖然一本普通的手抄本已經是一件昂貴的物品,但是只要夠有錢,也能夠訂製帶有圖畫的泥金裝飾手抄本,為了增加這些精美的繪畫的價值,這些書內的圖畫也經常飾有金箔! 在古騰堡還未使用活版印刷術製作聖經、紙張還未傳入的中古世紀歐洲,人們是如何製作一本書的?今天這篇文章將介紹一本圖文並茂的泥金裝飾手抄本(illuminated manuscript)的製作過程。 請搭配以下連結的影片一起閱讀: 手抄本manuscript這個單字是由拉丁文的手(manu)以及書寫(scriptus)兩個字組成,這個單字從字根就說明了此時的製書產業是多麼的耗費人力,也因此在識字未普及的中世紀,只有擁有書寫及閱讀特權的貴族以及神職人員,有能力負擔訂製書籍的成本。而手抄本的製作者也通常是居住在修道院內,接受過教育的修士及僧侶們。 雖然一本普通的手抄本已經是一件昂貴的物品,但是只要夠有錢,也能夠訂製帶有圖畫的泥金裝飾手抄本(illuminated manuscript,illuminate即是照亮的意思) 製作皮紙 在紙張還未普及的中古世紀歐洲,人們使用動物的皮革製成皮紙記錄事務,皮紙的來源通常是綿羊、山羊或牛隻,高級一些的皮紙被稱為vellum,這是一種使用小牛皮製作的皮紙。屠夫將宰殺後的動物毛皮取下後,將其浸入石灰水中使毛髮容易脫落,再刮除獸毛及肉塊,最後,屠夫會將皮革攤開、繃緊撐開,使皮革變得更為輕薄後晾乾。 值得注意的是,品質稍差的皮紙上,經常出現一些小缺陷【圖2】。比方將毛皮從動物身上取下時,可能造成的破洞,或是動物毛孔較為粗大的部位,也會造成皮紙上一點一點的瑕疵。 皮革曬乾後,就能裁切成適合的紙張大小。由於手抄本幾乎都是訂製書,因此手抄本並沒有所謂的「標準大小」,只要不超過皮革本身的大小,各式各樣的尺寸都是可以的。比方現藏於巴黎的《阿森諾聖經》莫約是28.5×20.2公分,而大都會美術館的《法國王后埃弗勒的珍娜時辰祈禱書》卻只有9.2×6.2公分。 書寫與繪畫 裁切完成的皮紙會以尺與筆畫上格線,方便抄寫員抄寫字句。由於手抄本的製作流程是先抄寫文字,再畫上圖畫【圖3】,因此裝飾精美的手抄本除了會畫出給抄寫員書寫的橫線外,也會特別留空格給之後的裝飾者,也就是說抄寫員與裝飾者是擁有不同專長的兩批專業人員。 抄寫員使用家鵝或是天鵝製成鵝毛筆書寫,但也可以用其他鳥類的羽毛做成的羽毛筆。抄寫員會將羽毛的尖端削成近似今日鋼筆尖端的樣子,以方便吸墨及書寫。 墨水的材料通常是橡樹的癭(ㄧㄥˇ,植物受到外來刺激造成的囊狀物)加上銅製造出深紫或是深棕色的色粉,最後再調入阿拉伯膠等膠狀物,使墨水能夠長久的附著在皮紙上。 書寫完畢的皮紙在經過風乾後,交給裝飾者進行繪畫。上色之前會先貼上金箔,才開始繪畫。裝飾者在打完草稿之後,使用阿拉伯膠等膠狀物,塗在需要上金箔的部分,接下來使用工具將金箔貼上皮紙,使用刷子將多餘的金箔刷下,最後再進行上色。 在化學顏料尚未發明的年代,人們利用大自然中材料做出天然的色粉。比方朱砂能夠製成深紅色、茜草能夠製成粉紅色,而在最昂貴的泥金裝飾手抄本中常見的群藍色,則是產於阿富汗的青金石製成。畫師會將蛋液加入這些色粉中,調和成適當濃度的顏料,在打好草稿的部分上色。 除了一般圖畫外,文字外圍的花邊裝飾也很常見於泥金裝飾手抄本中。這些屬於外框的裝飾被稱作marginalia,這些邊框裝飾通常也是手抄本中最有趣的。比如大都會美術館所藏的《修道院啟示錄》中【圖4】,藝術家使用紅色與藍色的線條畫了一對龍鳳;而在另一本時辰祈禱書的散頁中【圖5】,莊嚴的耶穌受難像上方的外框尾端,藝術家加上了兩顆人頭,使得整幅畫面看來十分的滑稽。 裝訂成冊 在書頁上的顏料都乾燥之後,書籍製作者會將書頁裝訂起來。中世紀時通常會以16至20頁做為一刀(quire,紙張單位),對折之後用線固定,接著將刀的順序排列好後,以線繩與皮革再次固定書脊。書封有許多形式,有錢的客戶可能會要求用貴金屬、寶石或是象牙作為書封,但普通的手抄本也可以木板或皮革作為書封的材料【圖6】。 有時我們很難想像工業化前的時代,現代人生活習慣的物品,在那樣的年代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?中世紀的手抄本就是個有趣的例子。從上述的製作流程中,我們發現製書是個極為勞力密集的產業,人們花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,製作出一本又一本精美的書籍。也正因為如此,現代的藝術史學除了研究泥金裝飾本上的繪畫外,也將手抄本整體作為一個藝術作品研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